重要通知
现代物业杂志社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xdwy@xdwyzzs.com
查看更多
现代物业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现代物业》杂志社

编辑出版:现代物业杂志社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089

国内统一刊号:CN:53-1179/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曾用刊名:现代物业.新业主;现代物业

出 版 地:云南省昆明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64-10

投稿邮箱 :xdwy@xdwyzzs.com

在线编辑QQ :1462791618

[探索与争鸣]《图说地名》系列图册的设计与研制

时间:2021/08/14  点击:1034


       

朱曦

摘  要: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调查及入库阶段工作。根据国家地名普查办公室提出的“边普查边应用”的精神和上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成果要求,由上海市各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策划,以上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各区地名文化研究成果、上海市测绘院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和图集编制经验为基础,联合编制并面向公众公开出版了《图说地名》系列图册(以下简称《图册》)。该文介绍了《图册》的编制背景、设计思路和框架内容,阐述了《图册》的设计亮点,并分析了编制《图册》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地图设计  地名地图  地名普查  地名文化

中图分类号:P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a)-0222-03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Series of Illustrated Toponym

ZHU Xi

(Shanghai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hanghai, 200063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Shanghai has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data investigation and storage stag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geographic name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application while census" put forward by the National Geographical Names Census Offic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census of geographical names in Shanghai, we have jointly compiled and published a series of Illustrated Topony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ATLAS) for the public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Shanghai national geographical names census, the cultural research results of district names,and the ric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resources and ATLAS compilation experience of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lann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districts and Natural Resources Bureau.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ilation background, design ideas and framework of ATLAS, expounds the design highlights of ATLAS, and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and social value of ATLAS compilation.

Key Words: Map design; Toponym map; Toponym census; Toponym culture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名称,它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居住地名称、各种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等。地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一座城市的注脚,地名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城市的风貌气质,也承载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乡愁情感。为了全面掌握地名的数量及其基本概况,按照严格规定的技术标准,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地名开展的全面调查称为地名普查[1]。2015—2019年,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实施进行了上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此次普查对上海的各类地名条目和各类地名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排摸和挖掘,形成了近10万条关于地名的文字、地图、照片、文件等地名普查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示地名普查成果,叙说上海地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沧桑变化,由上海市各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策划,以上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各区地名文化研究成果、上海市测绘院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和图集编制经验为基础,联合编制并面向公众公开出版了《图说地名》系列图册(以下简称《图册》)。

《图册》融合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上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并充分运用了历史老地图、各区地名志、各类文史图集等多源地名研究资料。以上海市特色地名和历史地名为主题,以地图为展示媒介,结合影像、新旧照片和文字,全方位宣揚上海地名文化、讲述上海地名故事,带领读者进行一次穿越古今的上海地名文化地图之旅。

1  《图册》的结构和内容设计

《图册》由区县概况、街镇风采、地名掌故3个篇章构成。其中,区县概况篇章主要介绍全区整体的地名分布情况和地名统计成果,全面展示区县地名普查成果;街镇风采篇章以每个街镇为基本单位,详细和精确地展示街镇地名分布情况,每个街镇选取2~4条特色地名进行重点介绍,并对其命名原则和文化传承价值进行考证;地名掌故篇章主要介绍已经湮灭的地名的历史沿革,诉说已经消亡的古河道、古镇、古村落的地名发展故事。

通过分析读者需求和地名数据特征,在地图内容设计方面确定了以下思路。

(1)《图册》中地图分为地名分布图和地名影像图两类。其中地名分布图是在地理底图上对地名数据进行空间落位,较为详细地展示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情况;地名影像图以数字正射影像为底图,重点突出表示占地面积较大的面状地名。

(2)通过选取同一角度的新旧照片对比、古今地图对照等手法展示特色地名的地理位置迁移、占地面积变化、命名文字演变等时空变化特征。

(3)针对部分地名介绍文字冗长的情况,通过对文字进行精炼总结,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而将可用图表进行描述的文字图形化,达到直观明了的效果,迎合了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2  《图册》的设计亮点

2.1 以地图语言对故事场景进行叙事性描述

将复杂、模糊、多样的事件纳入到时空场景下进行可视化和分析,在发生在“时间”中的事件与表示“空间”的地理间建立关系,是地图学大众化发展趋势中的必然要求[2]。该《图册》中与地名相关的专题地图资料来源种类繁多,包括地名档案、地名研究报告、各区地名志、文史图集等。通过对地名资料中的叙事文本进行事件信息挖掘,将叙事条理与地理数据相结合,形成从文本空间到地理空间的映射,从而向读者讲述地名的发展历程与演化故事。例如,以时间推进轴为基本框架,提取文字中的关键信息,以时间轴图表解读“华东师范大学”这条特色地名的相关故事;将地名更迭时间作为重要时间节点,提取文字关键信息,向读者展示“诸家弄—梅家弄—梅陇”的地名演变进程。

2.2 利用多源数据作为地理底图,叠加地名专题要素

除数字正射影像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外,《图册》的地理底图数据来源还包括历史老地图和历史影像。针对收集到的这类历史图像资料,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破损修复、折痕消除、变形矫正、分块拼接、颜色调整、注记补充等处理,使其既保持古旧感又不影响地图要素的表达,能够清晰地传递地图信息。

提炼文史资料中与地址方位有关的信息,同时解译历史地理底图上的关键要素方位信息,通过两者比对,对与地名相关的专题要素进行定位,并在历史地理地图上完成标注。例如,通过对1948年、1979年和2017年影像进行地名专题要素标注,展示“南张天主堂”在几十年间的历史变迁和周边变化情况。

2.3 地名数据的选取分析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和上海实际情况,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在空间上表现为点状数据及线状数据,内容包括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这9大类及下属47个小类的地名数据。地名数据量大而地图载负量有限,需要先对数据源进行大概取舍,根据图面载负量舍去无意义的数据,减少图形及注记的地图综合工作量[3]。因此,为保证具有重要地名意义的地名能够全部上图,编绘出重点突出、清晰明了的地名地图,对地图上标注的地名设置如下选取原则:(1)优先选取具备上海特色的地名;(2)优先选取历史较悠久,设立年份较早的地名;(3)优先选取占地面积较大的地名;(4)优先选取文化影响力较大的地名。

3  《图册》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地名最基本的价值是实用指位价值,即通过对真实存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来帮助人们区分甲地和乙地。《图册》对上海市各种类别和层次的地名进行了符号化,并以其真实地理位置标注于地图之上,从客观角度形成了城市地域空间的方位系统。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随着自然演变和社会发展,不断有新的地名产生,同时也有部分地名随着时间流逝而湮灭,如普陀区的“叉袋角”“药水弄”“丽娃丽妲河”,闵行区的“北桥”“瓶山”“塘湾”,等等。《图册》通过收集和解读历史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空间方位信息,推理出古地名在历史上的真实位置并将其标注于地图上,进一步向读者展示了上海地名在地理空间中的历史变迁轨迹。

地名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产物,承载了一个地区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和历史价值,是地区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会议做出决议,认为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了地名在文化遗产架构中的重要位置[4]。《图册》从上海现今地名演化轨迹、上海历史地名渊源追溯这两个角度,对上海地名图景进行了描绘,记录了上海地名在历史各个时期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传承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通过介绍“吴淞江”和“虬江”这两条上海特色地名的发展历史,讲述了上海从古至今的河道治理和河道变迁故事;通过介绍“瓶山”这条已经湮灭的古地名,展示了瓶山道院由盛转衰的过程。

4  结语

该《图册》系统而客观地记录了上海地名,既是面向大众的地名文化类地图读物,也是上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一部分内容。既满足了社会大众对于地名信息的需求,也承载了上海地名背后所蕴含的地名文化记忆。《图册》编纂组的研究人员四处搜集挖掘到大量上海地名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地图、影像、图片、图表和精练的文字,结合古今对比、新旧对照、文字信息提炼及图形化等手法,以地图语言讲述了上海地名前世今生的文化渊源,为其他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和同类型的地名公众类读物的编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伯钢,张保钢.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的相关性分析[J].测绘科学,2015,40(10):37-42.

[2] 王双.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信息工程大學,2017.

[3] 李慧.浅谈标准地名图集的编制及方法[J].华北自然资源,2020(1):83-85.

[4] 张晨杰.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探析——以上海老城厢道路街巷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 24(11):20-24.

[5] 张福文,宁常郁,蓝春柳.我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研究[J].中国地名,2017(8):16-19.

[6] 张磊.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J].经纬天地,2020(1):42-45.


本文由: 现代物业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代物业杂志社

2021/08/14

上一篇:[科技教育]课程思政下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一篇:[锐·聚焦]飞天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