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现代物业杂志社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xdwy@xdwyzzs.com
查看更多
现代物业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现代物业》杂志社

编辑出版:现代物业杂志社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089

国内统一刊号:CN:53-1179/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曾用刊名:现代物业.新业主;现代物业

出 版 地:云南省昆明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64-10

投稿邮箱 :xdwy@xdwyzzs.com

在线编辑QQ :1462791618

[品·文苑]山川为阙,天象为依之秦都咸阳

时间:2021/07/09  点击:1321


       

王怡静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咸阳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秦朝的都城,因其地处九嵕山以南、渭水以北,山南水北皆为“阳”,所以称之为咸阳。自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将都城由栎阳迁至咸阳以后,这里就一直是秦的都城,直至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咸阳,烧宫室,咸阳城方变为废墟。

咸阳作为秦都,历经了七世共 144 年,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军事上统一六国的指挥中心。秦都咸阳上承西周之丰、镐,下启汉唐长安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营建之思

秦都咸阳城的建造总体上是从渭北向渭南扩张的过程,可分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秦王国时期。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秦王朝首先进行修筑的是宫城、宫室,这就大致奠定了秦咸阳城营建的基础。随着秦国在对外战争中的不断胜利,咸阳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秦惠文王时期(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对秦咸阳宫城进行了扩建,“取岐雍巨材,新作宫室”,使咸阳“南临渭,北临泾……至于离宫三百”。由于秦都咸阳城位于咸阳原上,地势较高,加之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都城的用水受到了影响。秦昭王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为适应发展需求,将咸阳从渭河以北向渭河以南扩张,在渭河南岸兴建了一些重要建筑,如章台、兴乐宫等,并成为国事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后,随着连接渭水两岸的渭河桥的建立,渭南宫殿的行政地位越来越重要,形成了以渭河为轴线、南北分布的城市布局。

第二阶段为秦帝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王嬴政执政后,继续在渭南大兴土木,相继建造信宫、甘泉前殿等,并以甬道、阁道相连。在完成统一大业后,“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由于渭北咸阳城的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将大朝正殿迁至渭南,于是在公元前212年开始在上林苑兴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旁宫前殿。这使咸阳整体以渭河为横向中轴线,以咸阳宫为纵向中轴线,“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发展为一座气势雄伟的庞大都城。但阿房宫在秦始皇去世之前并未建成,直至秦二世仍然是以渭北的咸阳宫为其政治活动中心。(见图1)

图1:秦都咸阳城区范围图源自:何清谷,《三輔黄圖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

规划理念

从地理位置上看,咸阳比旧都栎阳的陆路交通、水路交通都要便利,著名的“咸阳古渡”正反映了这一情况。且咸阳地形优越,南临渭水,东依泾水,与逶迤起伏的秦岭、嵯峨、九嵕诸山遥遥相望,南北怀抱,东和北有泾水阻挡,进可攻,退可守,可谓固若金汤。

秦都咸阳横跨战国晚期和秦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咸阳城的规划理念也是当时意识形态的反映。都城最初以渭北宫城为中心建造,向渭南发展以后,则意图以阿房宫为中心,是战国时期唯一一个发散式的都城。咸阳都城的规划重在创新,没有遵照《周礼·考工记》中都城建筑规制。在营建都城时还融合了法天象地、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让都城建筑物与空中星象具有对应关系,凸显了王权至上和君权神授的思想。(见图2)

图2:秦都咸阳主要宫苑与天象对照示意图。源自:徐卫民,《秦汉都城研究》(大长安书系),三秦出版社,2012年1月

布局之特色

自秦朝至今,渭水河道北移约4km,因此原渭北咸阳城的南部有部分被河水冲毁,相关遗址已很难寻找。目前考古勘探发现,在咸阳原上密集分布有宫殿建筑遗址,周围有城垣遗存。以渭北宫殿建筑为中心,西部发现制陶、冶铸等官府手工业遗址,东部可能为“兰池”遗址,西郊发现塔儿坡、任家嘴、黄家沟3处平民墓地,西北王陵区葬有秦惠文王和秦悼武王。渭南地区有上林苑及章台、极庙、阿房宫等建筑。秦悼武王之后的王陵均位于上林苑东部,秦始皇葬在骊山,广义上也属于东陵陵区。秦国王陵区由渭北迁至渭南,也可见都城的发展重心南移趋势。

目前已对渭北宫城遗址中的1、2、3号宫殿建筑遗址(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进行发掘,3个遗址均为高台宫殿建筑,大小房屋均以高台为基础,分别位于台基上下,高低错落有致,通道、采光、排水、结构等功能安排合理。1号宫殿建筑的中央殿堂中设都柱,墙壁置壁柱,地面涂朱,光滑平整,即文献中所记载的“土被朱紫”。(见图3)

图3:秦咸阳一号宫殿建筑复原图。源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故宫出版社,2009年10月

在3号建筑遗址的南北向长廊中发现了壁画,长廊南北9间,壁画以“间”为单位分布,内容包括车马图、仪仗图、麦穗图等,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考古发现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好、规格最高的壁画。长廊之外还出土了百余件壁画残件,在1、2号宫殿遗址内也有近 500件壁画残件。壁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车骑、建筑、动物、花卉、神灵鬼怪、几何纹饰等,壁画的颜料主要以矿物颜料为主,包括朱砂、石绿、石黄等。

通过考古勘探及试掘,已基本明确渭南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形制,附近发现了多座高台建筑遗址。据综合出土的砖、瓦、瓦当等遗物判断,秦上林苑基本建成于战国晚期。秦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兴建池苑的先河,“上林苑”和“禁苑”制度一直为后世沿用,这一名称也被后世继承。

在渭河南岸遗址区域内还发现了数以千计的秦代封泥,包括与都城密切相关的“南宫郎丞”、“北宫”、“咸阳工室”等,以及揭示当时官署体系的“太医丞印”、“都水丞印”、“中车符印”、“郎中丞印”等。

秦都咸阳城的考古工作已开展了40多年,至今尚未发现外郭城垣。目前学界对咸阳有无外郭城尚未有定论,武伯纶、杨宽等学者认为存在外郭,但已被渭水冲毁;孙德润等学者认为咸阳城四面环水,以水为郭,是一个没有城墙的郭城;还有学者认为咸阳有宫城无郭城,如王学理先生认为秦都咸阳是开放式布局,始终处于不断的修建过程。

总的来说,秦都咸阳自秦孝公起,就一直在扩大,因此不可能用外城郭来限制。起初位于“泾河、渭河和九嵕山的三角地带,形成了天然的外郭屏障”,到秦始皇进行整体规划,将关中都纳入咸阳之中,关中的众多离宫别馆,“通过复道和甬道相连接,形成了巨大的首都圈”。而此时秦始皇以秦岭山为咸阳城的南大门,自然地势便成为咸阳的“外郭城墙”。

秦都咸阳在设计和建造上彰显出鲜明的特点,掀起了筑城的高潮,“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几乎成为当时的模式。后续汉承秦制,汉以后各朝又多延续汉制,因此秦都城制度的影响甚为深远。

秦都咸阳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蔺相如完璧归赵、荆轲献图刺秦王、始皇帝焚书坑儒、赵高指鹿为马……尤其是秦始皇以咸阳为指挥中心,扫灭六国统一天下,使咸阳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的都城,并在这里制定出一套完备的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

名词解释

封泥:一种官印的印迹,即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为古代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 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


本文由: 现代物业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代物业杂志社

2021/07/09

上一篇:[锐·聚焦]激光武器初露头角
下一篇:[专家论坛]高校科研产出与学科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