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现代物业杂志社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xdwy@xdwyzzs.com
查看更多
现代物业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现代物业》杂志社

编辑出版:现代物业杂志社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089

国内统一刊号:CN:53-1179/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曾用刊名:现代物业.新业主;现代物业

出 版 地:云南省昆明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64-10

投稿邮箱 :xdwy@xdwyzzs.com

在线编辑QQ :1462791618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几个要点探讨

时间:2020-01-13  点击:490


       

高玉华 李乃元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低影响开发为规划设计基础,做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目标安全控制,这样才能提升城市开发理念转型、实现雨水经济有效利用,创建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2-0081-01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系统具有海绵的特性,可适应气候变化及环境变化,即便遇到自然灾害,也可通过自身“弹性”对自然灾害产生抵御作用。雨水季节时,海绵城市可通过吸水、蓄水、净化水等作用对水资源进行贮存,并加以利用,极大程度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保證了城市用水需求。

2.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规划理念滞后。传统城市规划政策大多出于从局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是一种经验的推广,而不是把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然后在理论指导下设计政策。如城市理论作为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到目前我国大多城市发展依然是“唯规模论”,对城市功能、形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不足,忽略对城市历时性的空间形态机理分析,更难以与海绵城市低影响的开发理念相融合,由此制约、阻碍了海绵城市相关决策设计。

2.2问题与目标脱节。海绵城市建设是以多目标的制定和优化为目标,针对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生态恶化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规划设计处理。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关键问题,由此也不能因地制宜的确定核心目标,盲目套用模式现象普遍存在。

2.3水危机问题与目标问题。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径流污染严重等。针对多重问题,需要制定与优化多个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规划过程中,由于存在的问题较多,往往导致不能准确把握核心问题,进而出现无法确定核心目标的问题。如果盲目套用《指南》中的模式,则会导致规划设计不合理。

3.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几个要点

3.1规划程序。在建设规划海绵城市时,需按照以下步骤来实施:①全面评估区域场地总体情况,其中包括排水模式、流域、地质条件、植被、天然水体等;②确定城区雨水排水流域,以此来选择相应的基础设施技术;③根据具体的流域,规划上述措施,比如适用的街坊地块等。

3.2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南北方城市建设差异较大,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需结合城市的地理环境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北方城市来说,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如何存蓄更多的降水、并能及时地加以再利用是关键问题。而南方城市因降雨量较大,河流、湖泊众多,排洪量远小于降水积蓄量,造成了地表径流,容易诱发城市内涝。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

3.3具体规划

3.3.1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建设海绵城市的同时,应该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生态系统。通过对城市河流、湖泊、水渠等资源进行保护,以获取充分的涵养水源;对湿地、林地、草地等加强保护,使城市保持良好的水文特征;对受到破坏或开发过度的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保护,营造出良性的生态空间。

3,3.2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对城市河流、湖泊、沟渠、坑塘、湿地等原有生态系统加大保护力度,减少开发建设活动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持其良好的涵养水源功能。对于降雨量较大的城市,要加强保护原有的林地、草地、湿地,并采取生态修复手段对已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收、渗透、净化功能。

3.3.3绿地广场规划。规划措施如下:合理规划设计公园的开敞空间,处理好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公园成为吸收和净化雨水的处理场地;对于面积较大的城市广场要建设透水路面,并将雨水调蓄设施设置在广场地下空间,一方面便于超标暴雨的临时滞留,另一方面便于储存雨水用于绿化。

3.3.4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规划要以满足基本交通功能为前提,结合道路绿化空间,以及道路自身的承载要求,采取以下规划措施:加大对建设透水路面的可行性分析,尽量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建设透水路面,而在荷载较高的行车道上慎重建设透水路面;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处建设凹式绿地系统,增强绿化带对雨水的渗透力和储存能力;人行道的树木栽种要推广LID树池形式,消减路面上的径流水量。

3.3.5地块内部规划。在城市地块内部进行小规模雨水系统开发建设,推广低影响开发设施,具体包括凹式绿地、屋顶绿化、雨水花坛、透水路面等。对于新建小区,可尝试建设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提高雨水收集、储存、利用效率;对于城中村或老城区,合理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降低该区域的内涝风险。

3.3.6实现层次化规划。对生态斑块进行有效识别,对其中的自然遗产、动物保护区、植物保护区等充分保护;加强生态绿道建设,利用生态绿道将散落的生态斑块进行联系,以形成多元化的生态系统,组织为生态环境网络。通过植树造林、水系沟通等,使人工水体与生态保护区有效连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对河道、湖泊等进行清淤、排污处理,做好水体净化工作,构建良性循环水系;加强城市人工湿地建设,充分发挥湿地水源涵养、观光等功能。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是对传统城市排水思路的革新,它的引入能够有效的留住雨水、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并削减初期雨水径流的污染,对于解决城市洪涝积水、水污染加剧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本文由: 现代物业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代物业杂志社

2020-01-13

上一篇:浅谈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及其设计要点
下一篇:高层建筑节能设计研究